时间:2022-09-18 07:28:44 | 浏览:1246
曲靖新貌。
沿着珠江源大道、麒马大道一路前行,蓝天白云,青山环抱,河水清清,宽敞的大道把各具特色的建筑群串联起来,西河公园、文体公园、爨文化小镇……展示着曲靖市这座初具珠江源大城市雏形的风采,“麒沾马”一体化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已让曲靖市中心城区连成一体。
曲靖,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为载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抢抓滇中城市群发展有利时机,全面深入推进城乡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升级,彰显出无穷魅力。
提升城乡品质
围绕国家、省发展战略规划,曲靖市牢牢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理顺体制机制为根本,以强化基础设施为重点,持续推进中心城市建设。
沾益、马龙先后撤县设区,国家级曲靖经开区快速发展。实施“麒沾马”一体化城市建设三年行动,中心城市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03.25平方公里,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
加快“美丽县城”建设,强化宣威、罗平、陆良市域次中心地位,推进富源、会泽、师宗县域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增强县域发展活力,所有县(市)均创建为省级以上园林县城,实现省级以上园林县城全覆盖。其中,罗平县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县城、云南省“美丽县城”,陆良县成功创建为云南省“美丽县城”。
遵循“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点扶持、分批推进”的总体思路,加快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罗平县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被命名为“云南省特色小镇”,并大力开展“百村样板、千村推动、万村整治”创建工作,精心打造了126个“样板村”、实施了77个省级规划示范村建设,17个村庄纳入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增强城市韧性
加大投入,增强城市发展的韧性,让城市肌体更加强壮。从2016年到2020年,曲靖市持续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680多亿元。持续加强城市道路、污水处理、燃气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大力推进公园绿地建设,持续开展“扫厕所”“勤洗手”两个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强化城镇生态环境治理,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新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网,新建城市燃气管网、城市燃气门站、汽车加气站,新改建城市公厕、洗手设施,新建城市道路,新增城市绿地……曲靖市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韧性更加强大。
改善人居环境
曲靖市提出了“以治脏治乱为突破口,以工程项目治理为抓手,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为根本,坚持近期治标与远期治本相结合,突出中心城市和县城,以城带乡、以乡促村”的工作思路,分阶段、抓重点,全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工作。
——治脏治乱。曲靖市全面开展整治市容环境乱象。整治占道经营、乱摆乱放、乱贴乱画、乱吐乱扔、乱排乱倒、乱搭乱建,城市乱摆乱放现象明显好转。
——城乡治污。曲靖市全面推广降尘、低尘清扫作业方式,对城市道路进行机扫、冲洗、洒水降尘,推进环卫保洁一体化、网格化、制度化,提高清扫质量和效率。加大农村垃圾和污水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力度,解决好“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这个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
——增绿提质。曲靖市因地制宜开展增绿、建绿工程,大幅度增加城乡绿地面积。城市公园、道路两旁、住宅小区绿化美化亮化,改善了曲靖市人居环境。
——城市治堵。强力推进主干道“禁停”措施。增加汽车泊位,中心城市建成智慧停车平台,城市交通更加顺畅。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随着人居环境改善,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曲靖市积极倡导文明、健康、卫生、科学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努力使每个市民都成为城市环境的维护者和城市形象的塑造者。通过布置宣传展板、宣传车流动宣传、发放倡议书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引导教育,开展文明小区创建、文明市民、最美出租车和公交车驾驶员评选,抓好市民文明规范养成,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营造出全社会崇尚文明的浓厚氛围。
如今,曲靖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更加整洁、街道更加干净、建筑更加明亮、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市民文明素质大幅度提升,乐享幸福生活。城市竞争力和知名度得到有效提升,曲靖市入选中国“城市发展代表”,入围新中国城市发展城市品牌评价(地级市)百强榜,荣获中国走向世界——中小城市成就奖,上榜2019中国百强品牌城市榜单。
曲靖,这座美丽宜居的城市,正以她独特的魅力向人们展示巨大的发展潜力。
曲靖日报记者 邱华 通讯员 宰发建 文/图
共建美丽宜居家园
城市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乡镇是乡村振兴的“主阵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发展步伐,提升城乡品质,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人民群众的期盼。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见实效,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这是国家对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部署。
在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中,把建设宜居城市作为新时期城镇化建设、城市经济升级转型的重要途径。建设中,突出中心城市和县城,以城带乡、以乡促村的工作思路,分阶段、抓重点,全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加快城镇化进程中,注重以人为核心,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让城镇成为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空间。通过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更加整洁、街道更加干净、建筑更加明亮,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城乡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持续升级。
邱华
山海关区大力发展“夜经济”。通讯员孙航摄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孙也达 通讯员孙怡、关清天)日前,山海关区人民政府与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视频连线方式签署海上风电项目投资框架协议,计划总投资110亿元。这是秦皇岛市推动海上新能源产业
自贡网记者 卜一珊 摄影 叶卫东7月30日,市委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以实际行动
为全面落实郑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加强我区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实现区级、街道级、村(社区)级避灾安置场所全覆盖。9月20日上午,金水区组织17个街道办事处召开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工作会议。区应急局相关领导和街道办事
12月20日上午,区委书记李朝锋组织召开会议,听取研究魏都区2022年百城建设提质项目谋划工作。区领导何长成、柏凤杰,区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2022年魏都区百城提质项目总体谋划情况,与会同志围绕项目谋划,结合职责分工,
陕州区中医院建筑设计效果图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卫健委获悉,该区将在副中心城区观音堂镇建设陕州区中医院,规划总建筑面积70918㎡,设置床位500张,可惠及东部5个乡镇10万多群众。这是陕州区全面推动中医药事业振兴,提升百姓中医药服务获得感
“红灯禁止通行、绿灯安全通行。”昨日,在中站区新通车的怡光路与跃进路交叉口,新型语音智能人行信号时刻提示着广大群众遵守交通法规,交通安全出行。此外,道路沿线还同步设置了直饮水设备、分类垃圾箱等配套设施,为群众提供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怡光路、
项目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支撑。炎炎夏日,焦作马村区大地万物勃发,处处生机盎然。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掀起新热潮。重大项目接连落子、加速推进,源于马村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精准服务。区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协调会、开展重点项目观摩活动……今
近日,蚌埠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2022年蚌埠市保障性安居工程计划,公布了2022年棚户区改造征收计划、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开工计划。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年蚌埠市棚户区改造名单,供大家参考。一、2022年蚌埠市棚户区改造计划根据2022年2月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以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为总目标,通过打造“四个区域”积极推进全区农业平台建设,助推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地道茶叶种植区。不断扩大华山银毫、东石野茶、黄大茶种植规模,着力培育金安万亩野茶基地。完成东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原创稿人民网保定9月9日电 (张继航)“谋划实施三期城改、将17个安置区工地建成省级文明工地标杆、完成12条道路修建相关任务......”7日,保定莲池区召开城市品质大提升攻坚行动动员部署会,即日起,该区将启动以“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