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8 03:15:08 | 浏览:1460
日前,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从曲靖市召开的“曲靖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沾益区专场发布会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曲靖市沾益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区、绿色崛起发展战略,争做绿色生态发展的领跑者,扎实筑牢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两江生态安全屏障,良好生态成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产业集群快速发展
云南沾益,地处珠江源头,是珠江、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这里有潺潺流淌的珠江水,水草肥美、候鸟成群聚集的海峰湿地,有森林茂密、植物资源丰富的马雄山,也有“出门看花、推窗见景”的天然氧吧西河公园……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条件和日趋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美丽沾益正成为曲靖崛起的北部新城。
发布会上,沾益区委书记段庆东表示。十八大以来,沾益区跨越发展,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越了200亿、300亿、350亿关口,从2011年的123.3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53.6亿元,年均增9.7%,经济总量位列全市第3位、全省第18位,经济实力和质量效益大幅提升。
沾益是云南省重要的老工业基地,自1971年第一家工业企业在花山破土动工以来,在时代变迁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农业、服务业并驾齐驱、协同发展的局面。10年来,沾益区坚持工业强区,工业转型升级取得历史性突破,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一园三片”工业发展空间格局初步形成,园区入驻企业从40户增加到148户,索通云铝90万吨阳极炭素、云能投40万吨有机硅、德方纳米2万吨补锂剂等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户,有机硅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新型煤化工、绿色铝精深加工、高原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全区工业增加值突破100亿元,工业经济体量、增速位居曲靖全市前列。
曲靖北部新城崛起
沾益区农业优先,先后建成万寿菊、当归、银杏、红豆杉4个全国最大种植基地和全省最大的滇黄精种苗繁育基地,保持了粮食总产连年丰收的良好势头,连续10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创建为全国首批100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蚕桑十强县、全省首批“云药之乡”、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等称号。
沾益区坚持三产兴区,电子商务创业园获评全国青年创业示范园区、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珠江源、新桥成功入选“全国第三批徐霞客游线标志地”,珠江源、海峰湿地旅游环线全面贯通,近年来旅游发展强劲,累计接待游客183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9亿元,旅游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城乡深度融合发展,沾益区作为曲靖北部新城,十八大以来因地制宜,打造山水园林城,城市建成区面积从7.92平方公里扩大到16.74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9.53平方米增加到16.33平方米,城区基本形成“六纵六横”路网,绿地率达35.4%,年平均气温14.5℃,森林覆盖率达50%,空气优良率达97%以上,城乡可实现“1小时通达”,是麒沾马同城都市圈、美丽后花园、康养目的地。
自然村公路硬化率从16%提升至61%,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从2689公里增加至3446公里,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电力、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常态长效管理,乡村面貌大为改观。德泽水库、九龙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相继建成,黑滩河水库破土动工。沪昆高铁云南第二大站——曲靖北站开通运行,标志着沾益全面进入高铁时代,永安机场高速、宣富高速建成通车后将实现“乡乡通高速”,随着沪昆和渝昆高铁连接线的谋划推进,沾益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凸显。
守好两江生态屏障
作为珠江源头和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沾益区域内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超过40%。10年来,当地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突出珠江源、海峰湿地自然保护地等保护重点,深入实施生态环境建设3年行动,守护好珠江源头的绿水青山;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抓实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加快推进南盘江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深入挖掘源头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擦亮“珠江源”生态旅游名片。
沾益区完善流域区域水环境管理工作机制,全面实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深入推进森林沾益建设,成功创建4个省级美丽河(湖),创成22个国家、省级森林乡村和7个生态乡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石漠化治理21.3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1.01万亩、水土流失治理10.8万亩,完成造林面积25.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1%。坚决抓实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各类环境隐患排查整治到位,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组建工业园区“环保管家”和乡镇(街道)生态环保所,严厉打击查处各类环保违法行为,探索建立珠江源环境资源审判庭和生态环境修复示范基地,有效打通环境保护司法与执法协作新通道。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淘汰退出落后产能,大力推进清洁能源替代,积极推进企业节能环保改造和绿色升级,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3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0%,产业发展更加绿色低碳。
教育医疗齐发力
全区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翻了2.4倍、3.2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占比稳步提高,区一幼、望海小学跻身全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曲靖一中沾益清源学校、市民族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汇集,成功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力推进,云南能源学院、云南工业技师学院落户沾益,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加速扩容医疗资源,区二院、圣德中科医院竣工即将投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床位数分别增长75%、178.8%,成功创建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持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
沾益区委书记段庆东表示,沾益区将大力实施奋进新征程推动新跨越3年行动,加快打造“先进制造基地、城乡融合示范区、珠江源生态环境示范区”,以“全链打造、园区聚集、龙头带动、亲清共赢”的思路,推动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确保“十四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25年,力争园区产值突破1000亿元,跻身“千亿工业大县”,成为全省一流的先进制造业强县。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蒋琼波 文 通讯员 李春 摄
责编 罗秋旭
校对 朱丽
审核 严云
终审 王云
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钟宜国,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叶凌燕,区委一级调研员黄少芳等挂镇区领导第一时间深入镇域开展防汛备汛指导工作,实地查看各村防汛备汛措施落实情况。霍童镇为应对此次强降雨天气,连日来,霍童镇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做足做细各项防汛备汛工作。
掌上曲靖讯(曲靖日报记者 刘成龙)近日,记者从曲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曲靖市以项目为引领,把推进北片区功能提升项目建设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建设名副其实的云南副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扎实推进北片区建设发展,到2023年,
3月17日,曲靖市沾益区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王刚宣布省委、市委关于沾益区委主要领导任职的决定,胡选坤同志任中共曲靖市沾益区委委员、常委、书记。王刚指出,省委、市委对沾益区委主要领导的调整,是从全市干部队伍建设和沾益工作
云南网讯(记者 胡晓蓉)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部署,9月14日,云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云南调查总队、曲靖市人民政府共同在曲靖举办以“数说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的第十三届“中国统计开放日”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积极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
大致从去年3月份开始,曲靖市就陆续公布了西部片区、北片区、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而后4月相关部门便提出要将曲靖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云南副中心城市和滇中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同时强调,曲靖发展蓝图将围绕打造“建设先进制造基地、高端食品基地、城乡融
从2016年进入“高铁时代”以来,曲靖市启动了公交枢纽、长途客运站建设,积极谋划高铁与轨道交通、高速公路、机场的衔接项目,实现交通零换乘,将沪昆高铁带来的人才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融汇到全方位的发展当中。2017年,曲靖在全省率先实现“
全区人民群众:现有一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密切接触者于2022年3月7日15:40至16:30在曲靖市马龙区六盘水羊肉米线(闵记)店(通泉街道环城西路路口)用餐。为切实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请2022年3月7日15:40至16:30期间到过曲
四川新闻网消息连日来,面对连续降雨天气,罗江区万安镇积极部署,细化举措,全力以赴投入防汛备汛工作,切实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在凯江芒江段,社区巡查员周雪正在进行沿河巡查,该片区为山洪危险区,汛期巡查员24小时在岗开展全面巡查,确保河道平稳运行。